下元节 | 一个快被遗忘的中国传统节日

访客2023-11-29 17:59:1123

文 | 来源:收集

图/来源收集,侵权请联络删除

应该说只如果华人,就晓得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即上元节;别的,大部门人也都晓得七月十五的中元节(鬼节);只要少部门人才晓得本来夏历的十月十五还有一个节——下元节。

下元节来历

夏历十月十五,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节日“下元节”。亦称“下元日”、“下元”、“下元诞”、“下元水官节”。

根据中国的历法,夏历在十月十五,也是一年中最初一个月亮节,在那个月圆的时候,人们要停止最严重的祭祖活动。

下元节的来历与道教有关。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谓天官赐福,地官免罪,水官解厄。

三官的降生日别离为夏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那三天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下元节,就是水官解厄旸谷帝君解厄之辰,俗谓是日。

那一天,道看做道场,民间则祭奠亡灵,并祈求下元水官排忧解难。古代又有朝廷是日禁屠及延缓死刑施行日期的规定。

此外,在民间,下元节那一日,还有民间工匠祭炉神的风俗,炉神就是太上老君,可能源于道教用炉炼丹。

民间风俗

莆仙民间

每逢夏历十月十五,莆仙民间许多人家会在房前空地上排案供食物,烧香贡银,并让小孩子用烧着的香枝平均地插成一片小方块,喊“布田”。那种风俗据说是祭“亡灵”,俗称“普孤”,就是普渡孤魂。

祈愿神灵

从祭奠内容与对象的演变来看,下元节又溶进了许多农业消费中的祭奠风俗,使其又成为一个祭奠神灵、祈镶灾邪、祈求丰收的农祀节日。

享祭祖先

祭祖先是对祖先崇奉的反映,人类对祖先的崇奉,是人类对本身的崇敬。

修斋设醮

下元日也是道教斋法中规定的修斋日期之一。道教认为但凡要仰仗神力的事,如祈福、禳灾、拔苦、赔罪、求仙、延寿、超度亡人等等,皆要修斋。

光阴的脚步未曾停歇

传统的文化也历久弥新

每一个传统节日

都是一个闪亮的文化符号

来说说与下元节有关的二三事

下元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其来历与道教有关。道家的“天官”、“地官”、“水官”,别离有着赐福、免罪、解厄的差别寓意,相当于今天“转发那三条锦鲤,就会获得好运”的祈愿接力。

每年夏历十月十五的下元节,跟着日月的流逝,也逐步演变成各人喜闻乐见的“舌尖上的节日”:每逢下元节,各人便以丰富的好菜,享祭祖先亡灵,祈求福禄的传统祭奠节日。

不外关于食货而言,为传统文化打call的更好切进点,可能就是领会特色美食了。甘旨才是正经事,以下就来安利一下下元节的准确翻开体例。

第一式

五谷生,米果香

下元节也是五谷主的生日,在潮汕地域的祭奠多有“五谷主偶像”的身影,即用米粉加开水经揉搓塑形,付与差别的生命力。

第二式

麻腐包子,安之若素

闽西客家地域称下元节也喊“完冬节”,而食麻腐包子的风俗据说是纪念孟姜女千里送冷衣的忠贞气节。麻籽与黄米熬成为麻腐外套,萝卜、洋芋、葫芦为馅料,素食的天然香味,成为独具特色的美食。

第三式

百变糍粑,回味无限

客家农村有云:“十月朝,糍粑粄子碌碌烧。”下元节那一天,有些处所以糍粑为食俗,选用上等糯谷,加工而成白皙诱人的糯米,再辅之以炒豆香末、芝麻香末、红糖、白糖等佐料,以百变的姿势俘获门客的芳心。

第四式

芋仔包甘旨,萌物食欲多

“食上芋子包,包银包金包发家”的鄙谚,描述的就是那款下元节美食中的小萌神。以芋头和木薯粉做皮,内馅为瘦猪肉、冬笋丝、虾仁等。皮薄滑嫩,好食到上瘾。

此外

还有专属下元节食的美食哦~

以北京为例,过下元节时,家家户户都要做“豆泥骨朵”。“豆泥”就是红小豆做的“豆沙馅儿”。是北京小食“豆沙包子”。那种一年四时都能食到的“豆沙包子”,在几百年前的明代,早已是孟冬十月的季节食物了。

“下元节”正值农村收获季节,莆仙民间一些人家做豆腐、再油炸,也用新谷磨糯米粉做薄饼,包素菜馅心,油炸成“影糕”、“葱饼”、或香润可口的油炸食物团子,然后当做供品在大门外“斋天”。

下元节 · 诗词

七绝·下元节

路人破晓到郊南,行色渐渐祭下元。

送上纸衣能取热,阴间先祖也知冷。

诗寄下元节

馅是秋风皮是诗,情濡香糯意犹痴。

杆头旗飐尘凡梦,应是三官眷顾时。

下元日诣会庆节所道场,呈余处恭尚书

杨万里

琳宫朝谒早逃趋,漏尽铜壶杀点初。

半缕碧云横界月,一规银镜裂成梳。

自拈沉水祈天寿,散做非烟满王虚。

已被新冷欺病骨,柳阴偏隔日光疏。

下元日五更诣天庆看宝林寺

陆游

朝罢琳宫谒宝坊,强扶衰疾具簪裳。

拥裘假寐篮舆稳,夹道吹烟桦炬香。

楼外晓星犹磊落,山头初日已苍凉。

喊驺应有高人笑,五斗驱君早夜忙。

固然下元节对各人来说算是比力目生的一个传统节日,但是那也是从我国古代传播下来的重要节日。但是良多人如今都不外下元节了,渐渐的被人遗忘了。

无论是什么节日,关于传统文化的风俗,我们都要遵照。即便我们不奉行那种活动,但仍是要心生敬意,那不只是一种程度的表现,也是对文化的爱崇。

天天清晨跟【胡小林】一路看世界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