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天寿:艺术讲创造,不要以学像我为满足

访客2023-11-29 09:17:1311

高清:3800幅古代绘画图库,27G历代典范书法套拆,4100幅西方巨匠典范油画,高清极品,一次看个够!

授课中的潘天寿

潘天寿(1897-1971) 原名天授,字大颐,号寿者。浙江宁海人。早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肄业,得经亨颐、李叔同指点。1923年至上海,常请教于吴昌硕,受其重视。先后任教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新华艺术专科学校、昌明艺术专科学校等校,1928年起任杭州国立西湖艺术院国画系主任传授,持久处置美术教育事业,对现代中国画和书法教育的开展做出庞大奉献。

历任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校长、浙江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美协浙江分会主席等职,并被苏联艺术科学院聘为名望院士。

潘天寿远承五代两宋董、巨、马、夏及元代吴仲圭、方方壶,近法石溪、八大、石涛及吴昌硕诸家,取精用宏,博采寡长,独辟门路,独树一帜。其画融诗、书、画、印为一体,翰墨雄浑,规划奇崛,意境高华,气焰澎湃。又擅指墨,极见生涩凝练、古拙厚重之笔外意境。所做苍松健翮,山花野草,新荷老梅,巨石修篁,无不活力兴旺,诗意盎然。

其书法、篆刻、诗词亦戛戛独造,超然凸起。有《潘天寿书画集》、《潘天寿美术文集》、《听天阁诗存》等行世。潘天寿是现代中国画坛的艺术巨匠,出色的艺术教育家。

丰收图

49.5cm×37.2cm

1952年

潘天寿语录

艺术需要热闹,更需要孤单,一种忘我的孤单。心中常备一蒲团,独坐静思,悠远自由,便得实境界!

石溪开金陵、八大开江西、石涛开扬州,其功力全从蒲团中来。

美有如火之热情,美有沉着之思维,美有冰雪之伶俐,美有自在之规律,美有无边之热诚,美有极端之好心,美有至乐之境域。

鹫石图

128.5cm×64.5cm

1958年

无灵感,即无缔造。无技巧,即无绘画。故灵感为绘画之灵魂,技巧为绘画之父母。然须以气血运行而保存之,气血者何?思惟意识是也。画事须勇于“不敢”之敢。

名利之心,不该不死,学术之心,不该不活。名利,私欲也,用心死,人道长矣。画事,学术也,用心活,画亦活矣。

荒山乱石间,几枝野草,数朵闲花,便是吾辈无上粉本。

山河多娇图

72cm×30cm

1959年

工具两大统系的绘画,各有本身的更高成就。就如两大顶峰,对峙于欧亚两大陆之间,使全世界“仰之弥高”。那两者之间,尽可互取所长,认为两峰增加高度和阔度,那是非常需要的。然而绝不克不及马马虎虎的吸收······不然,非但不克不及增加两峰的高度和阔度,反而可能减去本身的高阔,将两峰拉平,失去了各自的奇特气概。

高尚之艺术,能使人心感悟而渐进于至实、至善、至美之境地;美育,为人类精神自我完成之重要一端。

艺术原为慰藉人类精神的至剂,其水平愈高,其意义愈深,其效能亦愈宏大。艺术以最纯静的,至高、至深、至漂亮、至奇妙的美之情趣,令人着迷地引导人类之品性道德到达更高点,而入艺术极乐之天堂。蔡孑民先生主张以美育代宗教,亦就是那个意思。

梦游黄山图

247.2cm×46.7cm

1936年

中国画历来重气韵、重意境、重风格,同中国的诗一样,靠的是胸襟、学问、涵养。若是读者看了一幅画,读了一首诗,亦能在胸襟、学养上有所进步和收成,那就起了很好的感化。好的画,好的诗,能够使人超脱名利欲望的束缚。

艺术那个工具要有差别的,不要去强求不异。各民族、各地区的做家创做出来的工具有差别的气概、形式、派头,那是好的。若是都不异起来,那不是艺术,而像机器消费。当然,艺术大的原则仍是同的,但差别民族,差别凭做家的表示有所差别。差别就是它的成就。

荒村古渡,断涧寒流,怪岩丑树,一峦半岭,凹凸上下,欹斜正侧,无处不是诗材,亦无处不是画材。穷乡绝壑,篱落水边,幽花杂卉,乱石丛篁,随风摇曳,无处不是诗意,亦无处不是画意。有待慧眼慧心人随意拾取之耳。“空山无人,水流花开”。惟诗人而兼画家,能得个中至致。

春花图

74.8cm×64.7cm

1961年

艺术品,为做者全人格之反映。无特殊之天才,高尚之风致,深湛之学问,广远之见闻,吃苦之经历,决罕见有非凡之奉献。故画人满街走,而特殊做者,百数十年中,每仅几人罢了。

在气概上,与其不痛不痒、含糊其词,还不如走极端。

谁有缔造,谁就能在汗青上占一席之地;谁没有缔造,谁就会被汗青裁减,所以,你们不要以学像我为满足。

美女峰图

79.4cm×61.7cm

1954年

艺术之高低,末在境界。境界层上,一步一重天。虽天涯之隔,往往辛苦一世,未必梦见。

运笔应有天马腾空之意致,不知其起行之所在。运意应有老衲补衲之沉静,并一丝气息而无之。以静生动,以动致静,得矣。

笔不克不及离墨,离墨则无笔,墨不克不及离笔,离笔则无墨。故笔在才气墨在,墨在才气笔在,盖翰墨两者,相依则为用,相离则俱毁。

云台东望图

45cm×45cm

20世纪50年代

墨非水不醒,笔非运不透,醒则清而有神,运则化而无滞,二者不克不及偏废。

画之须重间架,犹人之树骨。骨立而体势可定,血肉地,神彩可生。

苦瓜僧人极善用点。有风雪睛雨四时得宜点,有正反阴阳衬贴点,有夹水夹墨一气稠浊点,有含苞、藻丝、缨络、连牵点,有空空旷阔枯燥无味点,有有墨无墨飞白如烟点,有如胶似漆肮脏通明点,以及没天没地当头阳面点,有千岩万壑明净一点,详矣。然另有点上积点法,不曾道及,恐系遗漏耳。点上积点之法,可约为三种:一、夺目点,二、糊涂点,三.错杂纷乱点。此三种点法,工于积墨者,自能知之。

蛙石图

45.8cm×34cm

20世纪60年代

为什么我们有时候看到一些画,从详细技法上讲很不错,而整个风格大不类也。因为风格只能体察于象外,临去秋波,出于纯真,露于天然,无意于媚,而有百媚自生。搔首弄姿,求人一顾,或扮鬼脸有目共睹,其本意安在非吾所知,人有“艺丐”之讥,或即指此,而前面所讲风格二字,于此可晓一二矣。

治学,一勤勉,二末身不辍,三志趣高远,四着眼须空旷,五虚心以求多见多闻,六有独立精神而不依赖,七做人立场要乐不雅向前。

鸟石图

81cm×54cm

1960年代

秋酣南国图

108.3cm×107.8cm

1962年

初晴

140.5cm×364cm

1958年

无限风光

358.5cm×150cm

1963年

鹰石山花图

182.3cm×141.8cm

1960年

素材来源收集,版权归原做者所有!

本文转载自收集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