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为何偏爱“来”字?
郭沫若是新诗的奠定人之一。他 在古典诗词方面的功底也十分深挚, 常常可以信手拈来,被人们称做是现代“诗圣”。郭老有个习惯,就是他古 诗的起句趋势动词“来”。例如:孔子回车处,驱车我却来(《访窦 医生祠》)来看花园决口处(《访花园口》)麦收已过我放来(《登袁世凯墓》) 白马驮经印度来(《访白马寺》)盛暑来兹颇若秋(《游莫干山》)冬来我谒红花岗(《红花岗》) 从上边的例子我们能够看出,诗 人对“来”字的偏心。那个“来”字,往往处于句首的第一个字、第二个字或 者是最初一个字的位置上,那表现了 诗人的气概。那种气概与诗人的诗兴有关。那 个普通俗通的“来”字最常呈现在他的 诗做首句中,既能反映出诗做的平平朴实,也能表示出诗兴与游兴的联系关系。
Tags:
相关推荐
- 一万存一年定期利息多少?2025年银行最新存款利率是多少?
- 徽商银行2025利率盘点?5万存一年利息多少?
- 3分钟搞懂股票一二级市场:普通投资者如何破解信息不对称困局?
- 新股民警惕!股票几点开市和收市?3个黄金时段把握住每天多赚20%
- 散户必看!MACD红绿柱3大实战技巧,看懂主力动向省心赚钱
- 散户必看:科创板和创业板开户条件全攻略,高收益背后藏着哪些秘密?
- 散户必看!大盘股VS小盘股3大选择策略,90%的投资者都忽略了这个关键点
- 散户必看!巴菲特亲授3个卖股信号,每天1元破解90%卖飞困局
- 散户必看!股票五日线3大实战技巧,避开80%的亏损陷阱(附智能解决方案)
- 散户必看!限售股解禁前必知的3个自救技巧,别等股价跳水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