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月不到国际油价从76跌到66,跌幅13%!我们也该降价啦吧?(一个月一个国)

访客2024-03-01 15:47:3564

每当谈油价的时候,都让人觉得很无奈,总是看到油价不断上涨,看到之后最终忍不住觉得肉疼。365天,好像360天都在涨,偶尔5天下跌,都觉得不正常。可能是像没钱的人一样,突然有钱了不知道怎么花钱。其实我们就是一个没多少能源的国度,基本也就这样的。我国刚刚调高油价4连涨,结果国际油价直接一路下跌。现在看来,许多人又得说了,国际油价都下跌10美元了,啥时候我们也该调降油价了。不过目前,也没有看到报道要调降油价。毕竟国际油价从最高价76一下跌到了66美元,差不多10美元,这个跌幅基本也达到了13%。按照目前这个速度,我们又要省不少钱啊,不过你也别高兴太早,我们跟涨不跟跌的特点,无论是股市还是油市,好像都存在。当然我国油价的定价机制,是有很长的时间周期的,国际油价完全是根据市场定价来的。我国多少还是有国家调控和市场相结合的办法,这是我国的国情使然。石油企业大多为国企,用户是国民,两头都是肉,在平衡中尽可能缓冲油价短期大涨跌造成的不利影响。如果大跌,国企石油不赚钱,天天亏,以后谁来生产与国际巨头博弈?如果大涨,天天涨,国民天天高价买油也不高兴。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就是国内定价机制,还涉及定价专家对于后市的判断,导致差价时间过长。这个是客观现实的,比如前期就有许多专家出面说,尤其是石油系统的分析师都说油价后期看涨,要上调。于是就有了一幕上调4连涨的调价了。市场是变幻莫测的,相对政府管理者来说具有重要参考意义,调涨就涨了,现在看来短期不到一个星期就下调,可能觉得太快了。国际油价近期从76美元附近直接跌到这个66美元附近,是有点比较突然。这点,我们要知道国际油价不是简单的产品,不仅仅涉及到供需层面的,就是所谓的经济学理论那么简单,还牵扯到国家博弈层面。首先我们要明白,谁才是石油最大供给者,沙特为首的欧佩克,俄罗斯为首的非欧佩克。产量可控,价格有金融特性,整体而言油价波动就非常复杂。其实近期油价的大跌,是沙特谋杀了美国记者,让特朗普特别震怒。沙特开始的时候,一再否认谋杀了美国记者,特朗普放出狠话。市场都在猜测沙特可能会反击,但是最终沙特选择了妥协,公开承认。不过我们从油价的走势,也可以找到这种端倪,特朗普一再强调油价太高,警告沙特要增产,不要让美国制裁伊朗添乱。其实沙特也听懂了,只是沙特觉得你这也太轻松了吧,那么刺杀美国记者应该算得上一笔交易。特朗普在得知消息当天,是非常震怒的,不过随后对于沙特将油价不断打压下去之后,对于沙特谋杀记者此事也没有特别采取强硬的姿态。油价说白了就是一个交易,只是这个交易的成本背后,时刻都会发生改变。沙特和美国是坚定的盟友,沙特也非常清楚美国的底牌,美国也非常了解沙特需要什么。美国在对高油价的打压,也是有其深层次的考量,只是目前还没有显现出来。
(责编: 网络)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