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春节”,你领会几?
爆仗声中腊已残,绀酥酒暖烛花寒。朦胧晓色笼春色,便觉风光纷歧般。
——南宋墨淑贞《除日》爆仗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北宋王安石《元日》今天,我们把元旦和元日统称为“春节”。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第一大节日,无论你远在何方,那一天都要回家和家人团聚,正所谓“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春节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汗青了。固然如今关于大多人来说,春节最重要的意义是团聚。可逃溯起源,春节却与农业和祭祀慎密相连,从夏商周说起。
《尔雅·释天》记载“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那里我们能够看出春节的变革过程,那就是差别时代各有偏重。
唐虞时代大要是新时代晚期,重视时间的运行与变革,所以称“载”,有运载之意。
夏朝偏重收成、祭祀和天文形象,所以称“岁”。“岁”本意是斧类砍削东西,也用来收成庄稼。庄稼收成后要杀牲祭神,所以“岁”又成为祭祀代称。
商朝最重视祭祀,强点祭祀周期,故而称“祀”。
周朝期间,农业丰收是头等大事,因而改称“年”。源于甲骨文中的“年”就是人背禾的象形字,谷物一年成熟一次就称为一年。
上古时代,我国以农业生活为次要开展标的目的,所以丰收祭是春节最后的起源。一方面拿出更好的食物献给神灵,表达本身的赤诚和感恩。另一方面祷告来年谷物丰收。
岁中大祭是岁末对六合人世诸神的一次性总结的盛大祭祀。最后只要朝廷才能够停止,后来王者岁首逐步成为民俗大节。
好比在汉朝起首要祭祀祖先,其次要拜贺宗亲乡党。除此之外,岁首卜年也是汉朝正旦的次要节俗之一,即在正月旦预测一年水旱年成。
民国期间,孙中山引进西洋历法,把1912年1月1日定为民国元年元旦,如许就呈现了公历元旦和夏历新春两个春节。虽然民国政府曾严令公众同一过公历新年,但蕞后也没能如愿。
汗青传承下来的风俗,是中国劳动听民精神转化的功效。有对天然的敬畏和感恩,有对祖先的供奉和孝敬,有对新年的神往和期盼,流淌在骨血里的是高度的文化认同。
由我国民俗专家萧放编写的那本《春节》,把有关春节的起源、风俗、风物根据时间挨次停止了详细的描写。书内多处引用古籍和诗词做为诠解和佐证,行文内还精选了50幅高清古画,图文并茂,令人着迷。
此套“节日里的中国”系列丛书共5本,其他各是《清明》《端午》《中秋》和《重阳》,有兴趣的话能够领会下哦!
Tags:
相关推荐
- 一万存一年定期利息多少?2025年银行最新存款利率是多少?
- 徽商银行2025利率盘点?5万存一年利息多少?
- 3分钟搞懂股票一二级市场:普通投资者如何破解信息不对称困局?
- 新股民警惕!股票几点开市和收市?3个黄金时段把握住每天多赚20%
- 散户必看!MACD红绿柱3大实战技巧,看懂主力动向省心赚钱
- 散户必看:科创板和创业板开户条件全攻略,高收益背后藏着哪些秘密?
- 散户必看!大盘股VS小盘股3大选择策略,90%的投资者都忽略了这个关键点
- 散户必看!巴菲特亲授3个卖股信号,每天1元破解90%卖飞困局
- 散户必看!股票五日线3大实战技巧,避开80%的亏损陷阱(附智能解决方案)
- 散户必看!限售股解禁前必知的3个自救技巧,别等股价跳水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