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马尾造船厂(福建有什么船厂)

访客2024-01-21 10:04:2245

福建有什么船厂

福建的船厂有福建省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东南造船厂、福建省冠海造船工业有限公司、福建华东船厂有限公司、厦门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等。

1、福建省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地处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福州市马尾区船政路3号。创办于1866年(清同治五年),时称福建船政。

2、福建省东南造船厂。前身为“福建省渔轮修造厂”,组建于1956年,是福建省船舶工业集团公司骨干企业之一,二级安全标准化企业,并获得英国皇家标志认可的UKAS质量管理体系证书。工厂坐拥于闻名海内外的马尾天然深水良港,占地面积20余万平方米。

3、福建省冠海造船工业有限公司。是福建冠海海运有限公司投资组建的现代中型造船企业,是福建省最大的海运企业,也是中国航运业运力排名第7位的知名企业,以海运业为主,集科研、造船、工贸、旅游业、房地产开发为一体,已发展成综合性的企业集团公司。

4、福建华东船厂有限公司。由福建华荣海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香港东环船务公司共同投资组建的中外合资大型修造船企业。项目于2005年5月23日经省外经厅批准,在福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于2005年6月1日正式成立,公司法定地址福建省罗源县碧里。系福建省重点工程建设项目。

5、厦门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地处美丽的厦门市海沧区排头片区,注册资金25,000万元,占地50多万平方米,拥有深水岸线长1.5公里。公司主营:各类船舶、海洋石油工业装备、金属结构及其构件的制造、安装、船舶修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福建省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福建省东南造船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福建省冠海造船工业有限公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福建华东船厂有限公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厦门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有哪些造船厂

福建华东船厂位于深水避风良港—福建省罗源湾北岸,地理坐标:北纬26°27′、东经119°43′,福建福州市福州市东街92号。望采纳

马尾造船厂的轮回与沿革

1866年8月19日,当醉心于洋务,一心想自造战舰加强海防的闽浙总督左宗棠从福州城出发,前往40里外的马尾镇勘查正在筹划中的船政局厂址时,他看到了一个地势险要的天然良港。

马尾镇前面的马江是闽江的支流,“水清土实,深可十二丈,潮上倍之”。位

于马江北岸的马尾距离闽江出海口还有百余里,沿江小岛遍布,山峰夹江而上。“数十年来,外国轮船夹板船,常泊海口,非土人及久住口岸之洋人引港,不能自达省城。”

40华里的距离并不遥远,对在福州办公的闽浙总督而言,往来船政局督察工作不算辛苦。就这样,仿佛是天时地利人和,福建船政局,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远东第一船厂落脚在马尾。

几个月后,左宗棠被朝廷选中调往陕甘镇压民变,这位近代史上权倾一时的洋务重臣选中林则徐的女婿沈葆桢接替他处理船政事务。又过了几个月,当沈葆桢独自一人来到马尾镇与村民商量征地赔偿时,他没有想到,朝廷的计划竟然遭到了村民的激烈反对,即便朝廷开出了优厚的赔偿金,但村民们却根本不愿意出卖被划在船厂范围内的近600亩土地。

被乱石杂物赶出村子的沈葆桢一怒之下,调来了数艘炮艇,停在马江之中,威胁村民交出肇事者,否则开火攻村。最终,在砍杀了两名带头肇事的村民之后,农民们接受了朝廷开出的条件,建设用地征齐了。

除了沈葆桢,左宗棠还选择了法国军官日意格,双方签订劳动合同后,日意格带着他在本国物色的木匠、铁匠、锁匠等一班人飘洋过海,来到陌生的马尾,对他们来说,这里更像是一个天堂。这些在欧洲过着贫穷生活的青年技术工人,得到了清王朝的优待,日意格每月工资高达1000两,相当于清朝一品大员的几十倍,一般工人每月也有200多两,数十年之后,这批人合约期满返回法国时,已经由当初的一文不名成了暴发户,在法国购置田产、股票。

船政局是在1866年12月23日正式破土动工的,第二年7月,沈葆桢正式上任。根据日意格的记载,“工厂的第一批工人看见的是一个既没有外国机器,也没有工具的河流……田野中惟一的一座小屋子成了锻造车间,屋中两座铁炉马上生火,用中国的铁锤开始了工作,第一根铁钉就在这里打成。”19世纪60年代,正是清王朝一心一意进行经济改革的时代,成立总理衙门,由奕䜣任事务大臣,经管外交、通商、海关、训练新军、同文馆,同时经营修路、开矿、制造等事务,掀起了一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热潮。1866年至1869年,国内生产总值每年保持在10%左右的高速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具有二三千人规模的马尾造船厂很快崛起在马江之畔,占地600亩,设备齐全,规模宏大,在远东地区首屈一指。

此后的30多年里,马尾船厂为清王朝造出了40艘舰船,占当时国内总量70%,组建了第一支海军舰队——福建海军,并为北洋、南洋两支水师配备了大量舰船和将领。其间,清王朝的三支水师分别经历了中法马江海战和中日甲午海战,败给教自己造船建军的法国老师尚可理解,但败给同样刚刚起步的日本海军,则让国人无地自容。1907年,清政府饬令惨淡经营的船政局停止造船。

1911年,辛亥革命风起云涌。动荡的时局下,造船事业已无人关心,马尾船厂一度沦为卖废铁度日,“三五匠徒,蓬头垢面,菜色凄凉”。至1949年止,又一个30多年里,随着政权的更替,马尾船厂一直在打烂——修复——再打烂的圈子里轮回。其间,一共更替了近20名领导人,修过军舰,造过商船,甚至造出了中国第一架飞机。

1950年,当解放军开进马尾时,船厂已是满目荒凉,杂草丛生,只有一座轮机车间的破厂房和积满淤泥的船坞提醒着人们,这里曾经有过“远东第一船厂”的辉煌。经过4年劳动,靠工人的双手从地下挖出了几百万块砖头和几十吨的废钢铁,并清除了丢在原船坞荒草地上的几颗没有爆炸的炮弹。老工人周德成说:“光我们拣的砖头,就盖起了4座共70间职工宿舍和3排36间办公室。”

解放后因为台湾问题,福建成为对台一线,不适合大型军工企业,从此河道淤泥堆积,马尾船厂复兴无望。

这些砖头、废钢铁是船厂留下来不多的有价值的东西了,马尾船厂庞大的建筑群,有的毁于战乱炮火,有的坍塌于风侵雨蚀,如今能看到的,只有那座法国人建造的轮机车间。那些熟练的技术工人、那些几代人积累下的造船图纸、心得,全都烟消云散。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