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宁寺(北京的天宁寺是道家还是佛家)
北京天宁寺的传奇故事谁知道啊
北京天宁寺的传奇故事:
天宁寺初建时的塔为木塔,有台阶可上,后塔毁。唐开元年间,弘业寺改称天王寺。到了辽代天祚帝天庆九年至十年,于寺内建八角十三层舍利砖塔,建塔历时十个月,其造型取《华严经》经义。
主持建塔者是天祚帝的叔叔耶律淳,此人于保大年间称帝,帝号天赐皇帝。但仅三个月而死,此塔也就成了这个短命王朝的唯一纪念。
此塔的建筑师是寇世英、寇世兴。金代,在辽的燕京正式建都,天王寺在金中都皇城的宣华门里,是皇城中的唯一大寺,所以在金世宗、金章宗时此寺修建得更为辉煌,并改名为大万安寺。
扩展资料:
天宁寺规模宏大,分中路和东西三路,现仅存中路。中路有山门殿,山门前有高大古槐两株。山门上书敕建天宁寺。山门殿内前供弥勒佛,后站持杵韦驮。
山门殿后为前院。前院正北为寺的主殿接引大殿,殿门上书接引殿。门前对联东书金界庄严铃语钟声流静梵,西题运台馣霭香云宝相现慈因。
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内供接引佛,寓意接引众信徒进入佛门广接佛缘。大殿前有碑刻数方,其中有乾隆年间重修天宁寺碑。
接引殿前过去有大殿释迦殿,接引殿后为舍利塔院,高大的舍利塔矗立在院中。舍利塔院宽阔,东、西亦有配殿,东为药师殿,西为弥陀殿。塔院后为清幽的四合院兰若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京天宁寺
北京的天宁寺是道家还是佛家
天宁寺是佛教寺庙,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外护城河西岸北滨河路西侧的天宁寺前街上。天宁寺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年间,当时叫“光林寺”,是北京最古老的寺院之一。
希望可以帮到你!
北京天宁寺门票价钱是多少
门票是免费的。公共交通方面广安门北站下车即可::19路40路42路46路49路76路80路390路456路676路691路697路717路741路844路937路夜20内夜20外运通102线
天宁寺位于中国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外护城河西岸北滨河路西侧的天宁寺前街上。寺中有北京最高的密檐式砖塔,为辽代时所建。
天宁寺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年间,当时叫“光林寺”,是北京最古老的寺院之一。到唐代该寺名叫“天王寺”,天王寺在明初,明成祖下旨重修该寺,天王寺在明正统年间又重修时改名“天宁寺”。明正德、嘉靖年间和清乾隆年间都曾重修。
天宁寺塔是中国现存的密檐式砖塔中比较典型的一座,也是北京创建年代最早的寺院之一。天宁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延兴年间(公元471—476年),初名光林寺。隋代仁寿年间(公元602年)光林寺改名弘业寺。相传隋文帝未称帝时,一印度高僧送他一袋舍利,他登上帝位后,在仁寿年间将舍利分送中原三十州各建一塔秘藏。法门寺、天宁寺均为其一。仁寿二年(公元602年)佛舍利入塔。[2]
初建时的塔为木塔,有台阶可上,后塔毁。唐开元
年间(公元712年),弘业寺改称天王寺。到了辽代天祚帝天庆九年至十年(公元1119—1120年),于寺内建八角十三层舍利砖塔,建塔历时十个月,其造型取《华严经》经义。主持建塔者是天祚帝的叔叔耶律淳,此人于保大年间(公元1122年)称帝,帝号:天赐皇帝。但仅三个月而死,此塔也就成了这个短命王朝的唯一纪念。此塔的建筑师是寇世英、寇世兴。金代(公元1115—1234年),在辽的燕京正式建都,天王寺在金中都皇城的宣华门里,是皇城中的唯一大寺,所以在金世宗、金章宗时此寺修建得更为辉煌,并改名为大万安寺。[2]
元末寺毁
元朝(公元1271—1368年)末年,天宁寺遭到灭顶之灾,整座寺庙随
豪华的金中都毁于兵火,仅余孤塔,茕孑无依。明朝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明成祖朱棣下令重建寺庙,依辽代原状更换舍利塔基座砖雕,扩大寺庙规模。辅佐朱棣登上皇位的高僧姚广孝,不要爵位封号,退隐双塔庆寿寺,后来移居天宁寺。天宁寺西北角,曾有一处院落,名为宗师府,即为姚广孝所居之所。明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更名天宁寺,明正统十年(公元1445年)改称广善戒坛,不久,又恢复天宁寺旧名。明正德十年(公元1515年)和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两度修缮天宁寺,整修一新的天宁寺规模宏大。塔后有大觉殿和广善戒坛,西北处有宗师府。明末天宁寺再毁。[2]
清初改修
清初时塔顶坍塌。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重建天宁寺。清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重修天宁寺,寺中心为辽代舍利塔,将辽代铁塔刹改为砖砌宝顶。塔前为山门、
接引佛殿、东西配殿,塔后为三大士殿、戒坛、东西配殿。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再次修缮天宁寺,使天宁寺门庑殿宇斋堂规制一新,成为京城的一处胜迹。[2]
赏花胜地
从明朝末年始,天宁寺逐渐成为京城赏花、拜佛的好去处。到了清代,寺中设有花圃,种有芍药、桂花,尤以荷花、菊花最为有名。[2]
民国时期
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寺中碑刻记载拆三大士殿移建山门,修复塔前殿宇。但塔后建筑全部荒废。[2]
建国后
解放后1958年对寺中文物进行普查,寺中的小碑记述了经过。1988年1月,天宁寺塔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1992年大修时,在塔顶拆出当时的建塔碑,此碑也印证了此塔为辽代所建。2002年天宁寺塔院的修复工程正式启动。2007年7月7日,天宁寺举行盛大的佛像开光仪式。同时,北京市宗教活动场所证书颁证仪式在天宁寺隆重举行。[2]
<spanclass="BMap_MarkerBMap_noprint"unselectable="on""=""title=""style="position:absolute;padding:0px;margin:0px;border:0px;cursor:pointer;width:19px;height:25px;left:523px;top:81px;z-index:-6355984;background:url(http://api0.map.bdimg.com/images/blank.gif);">
©2015Baidu-Data©NavInfo&PalmCity&道道通
天宁寺
建筑布局编辑
天宁寺规模宏大,分中路和东西三路,现仅存中路
。中路有山门殿(韦驮殿),山门前有高大古槐两株。山门上书“敕建天宁寺”。山门殿内前供弥勒佛,后站持杵韦驮。山门殿后为前院。前院正北为寺的主殿接引大殿,殿门上书“接引殿”。门前对联东书“金界庄严铃语钟声流静梵”,西题“运台馣霭香云宝相现慈因”。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内供接引佛,寓意接引众信徒进入佛门广接佛缘。大殿前有碑刻数方,其中有乾隆年间重修天宁寺碑。接引殿前过去有大殿释迦殿,接引殿后为舍利塔院,高大的舍利塔矗立在院中。舍利塔院宽阔,东、西亦有配殿,东为药师殿,西为弥陀殿。塔院后为清幽的四合院“兰若院”。[3]
舍利塔编辑
天宁寺舍利塔通高57.8米,矗立在一个方形砖砌平台之上。平台以
北京天宁寺
上是上下两层八角须弥形基座,下层须弥座束腰中各面以短柱隔成六座壶门形龛,龛内雕有一尊自内向外伸出的狮头,这些狮头雕刻的十分精细,形神兼备。龛与龛之间雕刻缠枝莲、蒲草茨菇、水生植物的图案,其中莲花和莲叶的图案造型各异、姿态丰富。在须弥座转角处雕刻着金刚力士像,力士像赤裸着上身,全身肌肉紧绷,双手承托着须弥座的上枋。[2]
上层须弥座之上为砖雕仿木斗拱承托塔台和雕有一周护栏的平座,平座上雕刻的缠枝莲、宝相花等纹饰姿态各异、细腻精美、典雅娟秀。平座之上是三层巨大的仰莲瓣,以承托巨大的塔身。仰莲瓣原为铁质,每月初八寺僧在其中注油,点燃三百六十盏灯以供佛祖。每当此时,灯光将塔身照得通明,与天上星月相映生辉。远近百姓聚众观灯,飞火流萤,共同祈求一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2]
塔身为八角形,第一层塔身较高,正面朝南,为全部塔身雕饰的重点
。八角为八个突出的半圆形立柱,与塔身连为一体。在立柱上面浮雕有一上一下、龙首相对、张牙舞爪、吞云吐雾盘旋的蛟龙。古龙的威武气势,显示出古代工匠们高超的技艺水平。[2]
塔身的雕像是按《圆觉经》布置的圆觉道场,塔的建筑和装饰处理是按《华严经》经义设计的象征大日如来的“华藏世界”,两者结合,显示出辽代尊崇华严宗,融合显教密教的佛教特点。整座塔身上的浮雕工艺精湛,造型优美,手法细腻,人物栩栩如生。只可惜,历经时代风雨的侵蚀,这些浮雕大都残损严重,但它仍不失为中国佛塔雕塑艺术中的经典之作。[2]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