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擅长画什么,徐悲鸿擅长画什么马

访客2023-12-09 17:02:5284

其实徐悲鸿擅长画什么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徐悲鸿擅长画什么马,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徐悲鸿擅长画什么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徐悲鸿擅长画什么画

徐悲鸿擅长画人物、花鸟、走兽等,国画彩墨浑然一体,以作品《奔马》享誉全球。徐悲鸿在画画方面主张现实主义,强调国画改革融入西画的技巧,将西方艺术手法融入到中国画中,产生了一种新的风格,对当代中国画坛的影响力非常大。

徐悲鸿擅长画什么

nbsp;徐悲鸿擅长画人物、花鸟、走兽等,其国画彩墨浑然一体,以奔马享誉全球。徐悲鸿是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主张现实主义,强调国画改革融入西画技巧,画画时主张光线、造型,并强调作品的思想内涵。

nbsp;徐悲鸿对当代中国画坛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被尊称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者,主张发展“传统中国画”改良,立足于中国现代写实主义美术,主要作品有《奔马图》、《群马》、《珍妮小姐画像》等。

徐悲鸿的绘画风格

徐悲鸿擅长素描、油画、中国画,将西方艺术手法融入到中国画中,创造了新颖独特的风格,在素描和油画中渗入了中国话的笔墨韵味,让人眼前一亮。徐悲鸿的创作题材广泛,山水、花鸟、走兽、人物、神话等不在话下,栩栩如生。

徐悲鸿擅长画什么类型的画

徐悲鸿擅长画马,徐悲鸿是我国现代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他热爱艺术,热爱祖国,一生中给人民留下了几千幅优秀作品,并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人材,为中国美术史上的一代宗师。

在徐悲鸿笔下的马时刻处于奔驰状态,而且马腿的比例较之真马相对稍长,这正符合锋棱瘦骨的野马造型要求,善驰骋的骏马的精神主要特征是其腿,至于马蹄,则要灵活,马之跳跃全赖马蹄的灵活弯曲和伸缩,看似一两笔简单带过,但却是徐悲鸿长时间研究揣摩的结果。徐悲鸿先生著有《奔马图》《群马》《九方皋》和《志在千里》等。

扩展资料

徐悲鸿一生创作了数千件中国画、油画和素描作品。北京徐悲鸿纪念馆收藏着他各个时期的作品1000余件,其他作品散见于台湾、香港、东南亚及世界各地的私人收藏,另有数十件油画精品毁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徐悲鸿的创作活动大致分4个时期。

①旅欧时期(1919~1927年)。徐悲鸿初到法国留学时,现代主义诸流派正风靡巴黎,但他遵循导师赠言“勿慕时尚,毋甘小就”,悉心研究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的艺术名作,刻苦锤炼绘画技巧。这个时期的油画创作主要有:《老妇》《持棍老人》《抚描》《自画像》《萧声》《黄震之像》以及《男人体》《女人体》等习作。他留下的近千幅素描,也大部分是这个时期的作品。

②盛期(1928~1936年)。这一时期,他的创作极丰,形成了明确的现实主义艺术风格,在中国现代绘画史上独树一帜,代表作有《田横五百士》(1928~193O年)《九方皋》(1931年)《徯我后》(1930~1933年)等。这些作品集中体现了他的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创作思想,代表着他一生的主要创作道路。

③抗战时期(1937~1945年)。这是徐悲鸿艺术创作的鼎盛时期。先后创作了《风雨鸡鸣》(1937年)、《漓江春雨》(1937年)、《巴人汲水》(1937年)、《群马》(1940年)、《愚公移山》(1940年)、《泰戈尔像》(1940年)、《奔马》(1941年)《灵鹫》(1941年)、《群狮》(1943年)、《山鬼》(1943年)等著名作品。

④后期(1946~1953年)。这一时期,徐悲鸿在美术教育和绘画创作上继续坚持“师法造化,寻求真理”的艺术主张。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品有:油画《战斗英雄》《海军战士》《骑兵英雄邰喜德像》,中国画《奔马》《双鹊》,素描《毛主席在人民中》(画稿)《劳动模范》《鲁迅与瞿秋白》(画稿)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徐悲鸿(现代画家)

徐悲鸿最擅长画什么

徐悲鸿擅长画人物、走兽、花鸟,所作国画彩墨浑成,尤以奔马享名于世。

徐悲鸿,中国著名国画家、油画家,画“马”名家,是中国现代写实主义艺术奠基人,其独特个性的绘画风格自成一派,一生热爱中国绘画与美术教育事业,是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之一,中国国画改革先驱者,被誉为“现代中国绘画之父”。曾先后留日、法,游历西欧诸国,观摹研究西方美术,是中国公派留学美术第一人。

徐悲鸿主要作品:

1、《奔马图》

作于1941年秋季第二次长沙会战期间。在此幅画中,徐悲鸿运用饱酣奔放的墨色勾勒头、颈、胸、腿等大转折部位,并以干笔扫出鬃尾,使浓淡干湿的变化浑然天成。马腿的直线细劲有力,犹如钢刀,力透纸背,而腹部、臀部及鬃尾的弧线很有弹性,富于动感。整体上看,画面前大后小,透视感较强,前伸的双腿和马头有很强的冲击力,似乎要冲破画面。

2、《群马》

徐悲鸿的群马,是徐悲鸿马中的重要代表作之一。群马取材于1940年克什米尔当地的骏马,徐悲鸿当时见到此马格外兴奋,《群马》灵感油然而生。与其他作品不同的是,主要描绘了两匹背向观众的马,后面又配一匹侧向的马,为了使画面有变化,又在右边画了一匹低首觅食的马。

3、《珍妮小姐画像》

为画家徐悲鸿最著名的油画人物肖像之一,作于1939年春夏之交,徐悲鸿时年44岁。此作品是徐悲鸿为了支持国内抗战,而在南洋举行义卖募捐时的作品。画中女子珍妮小姐,祖籍广东,为当时星洲名媛。在当时传为佳话。此画得到画筹四万新币,为这一时期与南洋募捐中画筹最多的一幅(总数为十一万一千多元新币),徐悲鸿本人也是非常满意这幅作品,特意请摄影师为其和画作拍照留念,后成为《悲鸿在星洲》一书的封面。

4、《九方皋》

九方皋故事记载于《列子》:伯乐暮年之向秦穆推荐九方皋找千里马的故事。作品是一件非常完整和精彩的以线为主要表现手段和描绘方式的优秀的中国画作品。

5、《田横五百士》

这幅《田横五百士》是徐悲鸿的成名大作。故事出自《史记·田儋列传》。田横是秦末齐国旧王族,继田儋之后为齐王。刘邦消灭群雄后,田横和他的五百壮士逃亡到一个海岛上。刘邦听说田横深得人心,恐日后有患,所以派使者赦田横的罪,召他回来。正是有感于田横等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高节",着意选取了田横与五百壮士惜别的戏剧性场景来表现。

6、《负伤之狮》

创作于1938年,当时日寇侵占了大半个中国,国土沦丧,生灵涂炭,徐悲鸿怨愤难忍。他画的负伤雄狮,回首跷望,含着无限的深意。他在画上题写:“国难孔亟时与麟若先生同客重庆相顾不怿写此以聊抒怀。”表现了作者爱国忧时的思想。这是一幅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的画作。中国被称作东方的“睡狮”,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中国东北大部分国土,“睡狮”已成了负伤雄狮。这头双目怒视的负伤雄狮在不堪回首的神情中,准备战斗、拼搏,蕴藏着坚强与力量。

7、《愚公移山图》

作于1940年,1939至1940年,应印度大诗人泰戈尔之邀,徐悲鸿赴印度举办画展宣传抗日,这期间他创作了不少油画写生,但最重要的成果却是这幅《愚公移山图》》国画。其故事取材于《列子·汤问》中的一个神话传说。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