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什么时候叫镇江的?叫镇江之后就一直这么叫吗?
镇江是一座具有3000多年汗青的江南名城,据史乘记载,镇江在汗青上曾屡次易名,先后用过宜、墨方、谷阳、丹徒、武进、京口、南徐州、延陵、润州等名称。
宜——那是镇江最早的名字。据1954年在丹徒县大港烟墩山出土的西周青铜器“宜侯矢簋”上的铭文来看,镇江在西周康王时就为宜侯的封地,故名宜。
由此能够揣度镇江已有3000多年的汗青。
墨方——镇江古为春秋吴国之地,在《春秋》一书上就有“墨方”的记载,属吴国。相传是有虞氏国封尧的儿子丹墨于此而得名。其实是因为古代的镇江处在临江望海的祖国东方,故名墨方。
谷阳——吴国被越国覆灭后,楚国又灭掉越国,楚即将墨方之名改称谷阳。
那是因为古代有很多地名是以天文位置而得名的,有些依山临河的处所,往往以“水北为阳,山南为阳”为定名原则。而镇江恰位于北固山之南,故名谷阳。
丹徒——秦始皇37年(公元前2lO年)南巡镇江,见镇江“因山为垒,临江望海”的雄险形势,故命3000赭衣囚徒凿断京岘山以破王者之气,而改谷阳为丹徒。
武进 三国时孙权即帝位后的嘉禾3年(公元234年)改丹徒为武进县,含义是要北拒曹操,必需以武力朝上进步。
京口——孙权于公元209年在今鼓楼岗上(北固山前峰山麓)建筑了一度城廓,名铁瓮城。古义“绝高为京”,故名京城。此地原名京口里,又叫徐陵。
因其居高临江,故又称京口。后人又把京口一带的长江河段叫京江,并把京江做为镇江的别称。
南徐——东晋初,因北方战乱,许多北方贵族和人民渡江南迁,当局在江南侨置“南徐州和东南海郡”。南朝宋武帝永初二年,代替了原有的州郡,于京口设置了南徐州,从此镇江又叫南徐。
延陵——公元581年一618年,隋改丹徒县为延陵县,是以其时的延陵镇而定名。
润州——隋文帝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延陵县境内设置润州,是以城东润浦(河名,巳吞没)而定名的。
镇江——那个名字,有两种说法,一是因镇江北部沿江岸—带地势比力低洼,在古代常受水害,所以在水名之前加一吉利词,以示祈望而得名。
二是在公元1113年宋代(宋徽宗改和三年)改润州为镇江府时才有的。据说,其时统治者认为镇江的天文位置优胜,背山面江,形势雄险,为镇守江防之地,故取名镇江。镇江之名至今巳沿用了800多年。镇江名称的演变反映了镇江不断是重要的政治中心和兵家必争之地。
镇江现为江苏省辖市,下辖丹阳市和丹徒、扬中、句容县以及京口、润州两区。总面积3843平方公里,此中市区面积为2l5平方公里。自l985年以来,镇江已被列为我国沿海开放城市、重点旅游城市和汗青文化名城。1987年,镇江港正式对外国籍船舶开放,具有比力完好的海关、商检等口岸办理办事机构设备。
从此,“镇江”之名愈加声誉大振,声蛮海外。 。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