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斋漫笔》涉及的内容丰富,但构造随意,订正也有一些讹误
宋朝是个文化富贵的年代,各类文化做品如雨后春笋般喷薄而出,《容斋漫笔》就是此中之一。其做者洪迈“老志习懒,读书不多,意之所之,随即笔录,因其后先,无复诠次,故目之曰漫笔。”
古代目次学家没有将条记做为独立的体裁,而将之大大都画在子部的小说类和杂家类。如《容斋漫笔》在《郡斋读书志》中回进“史部杂说类”,而《遂初堂书目》、《宋史·艺文志》则将其回进“子部小说类”,而《文献通考》、《曲斋书录解题》、《文渊阁书目》、《四库全书总目》均将其回进“子部杂家类”。《容斋漫笔》是最早以“漫笔”定名的书。
《容斋漫笔》分为初、二、三、四、五共五笔,共74卷1220则50多万字。前四笔各十六卷,而五笔只要十卷,也没有序。明显的原因有二:一是洪迈同时还在撰写《夷坚志》,并且对《夷坚志》更为上心。二则是其年近八旬,体力渐不克不及收。其《容斋四笔序》谈到:“始予做《容斋漫笔》,首尾十八年,《二笔》十三年,《三笔》五年,而《四笔》之成不费一岁。”
《容斋四笔序》做于庆元三年(1197年)九月二十四日,而《续笔》、《三笔》之序别离做于绍熙三年(1192年)三月十日和庆元二年(1196年)六月,从此能够大致揣度《容斋漫笔》那五笔的大致写做时间。
洪迈起头写做大约是在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摆布,此时其已中进士十六年,在处所和中心担任过很多小官。昔时完颜亮大举南侵,洪迈正担任枢密院检校诸房文字,被知枢密院事叶义问奏请,和中书舍人曲学士院虞允文一路做为叶义问的参议军事。到镇江,闻知官军和金军在瓜州相持,叶义问“遑遽失措”,欲退还。洪迈死力阻遏:“今退师,无益京口胜败之数,而金陵闻返旆,人心摆荡,不成。”尔后虞允文在摘石大败金军,洪迈也以功迁左司员外郎。那是其一生中独一一次参军履历。
《容斋漫笔》
尔后是做者在官场的忙碌中渡过的。16卷的《容斋漫笔》用了18年,一年均匀不到一卷。而全书74卷如许一个部头其实不特殊浩荡的著做延续了近半个世纪。但吃力勤、耗时多也是《容斋漫笔》胜利的原因之一。
《容斋漫笔》内容博大精深,涉及历代治乱兴衰、帝王将相、纵横韬略、处世为人、文坛趣事、汗青珍闻等等。“久旱逢甜雨,异乡见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落款时”就笔录于该书的《四笔》卷八中。
那部书还没写完的时候就已经普遍传播,名望以至传到皇宫之中。据洪迈记载:“淳熙十四年八月在禁林日进侍至尊,寿皇圣帝安逸之燕,圣语忽云:‘近见《甚斋漫笔》。’迈竦而对曰:‘是臣所著《容斋漫笔》,无足摘者。’上曰:‘煞有好议论。’”此事洪迈骄傲地认为是“墨客遭遇,可谓至荣。”
一部书还没写完就传进禁中,并被宋孝宗赞颂为“煞有好议论”。仅此就可看出洪迈的学问之深邃。而洪迈之所以有那么高的学问,其实与其家庭情况密切相关。
洪迈的父亲洪皓在建炎三年(1129年)以徽猷阁待造、假礼部尚书,充大金通问使出使金国,被金国拘留十五年,不改臣节,不只回绝金国授予的官职,还屡次奥秘派人回南方陈述金国虚实。韦太后将被释放回南宋,洪皓也先期密报。宋高宗闻讯后对秦桧说:“皓身陷敌区,乃心王室,忠孝之节,久而不渝,诚可嘉尚。”绍兴十三年(1143年)八月,洪皓回到南宋,宋高宗在内殿接见他,说:“卿不忘君,虽苏武不外。”洪皓是名闻全国的爱国志士,但其时岳飞刚刚遇害,秦桧执政,与宋高宗施行对金妥协的政策,所以洪皓并未遭到大用,最末比秦桧提早一天往世,往世后复徽猷阁曲学士,谥忠宣。
洪迈
洪迈的两个哥哥洪适和洪遵同于绍兴十二年(1142年)中博学宏词科,洪适一度官至宰相,洪遵也官至吏部尚书、同知枢密院事、资政殿学士。两个哥哥均有文摘,三洪文名满全国。
在那种情况中长大的洪迈自幼就伶俐过人。《宋史》记载其“幼读书日数千言,一过目辄不忘,博极载籍,虽稗官虞初,释老磅行,靡不涉猎。”他是绍兴十五年(1145年)中的进士,其时年仅二十二岁。《宋史》称:“迈兄弟皆以文章取盛名,跻贵要,迈尤以博洽受知孝宗,谓其文备寡体。迈考阅典故,渔猎经史,极鬼神事物之变。手书《资治通鉴》凡三。”那种“文备寡体”“考阅典故,渔猎经史”即是其《容斋漫笔》名满全国的原因。
关于本书的内容和学术成就,《四库全书总目》说得较为中肯:“此中自经史诸子百家,以及医卜星算之属,凡意有所得,即随手记,辩证考据,颇为切确。”明朝巡按河南监察御史李瀚在给《容斋漫笔》做的序里也指出:“文敏公洪景庐,博洽通儒,为宋学士出镇浙东,回自越府。谢绝外事,聚全国之书,而遍阅之,搜悉异闻,查核经史,捃拾典故,值言之最者必札之,遇事之奇者必摘之。虽诗词文翰,历谶卜医,钩纂不遗。从而评之,参订品藻,议论雌黄,或加以辩证,或系以赞繇,全国事为寓以正理,殆将毕载,积廿余年,率皆成书。”《容斋漫笔》涉及天文、历法、天文、生物、释教、金石、考古、政论、官造、经学、科举、算数、民俗……无不包罗。归纳综合说来次要包罗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查核经史,宋朝理学强盛,尊孔读经的风气也严峻影响身世书香门第的洪迈。书中查核经史的内容占相当大的比例。书中涉及的经书以《易经》最多,其次是《诗经》、《礼记》、《尚书》等。其评论汗青事务的看点中确实有些陈旧的思惟,但也有一些独到的高明观点。如对陈胜的观点较之一般士医生颇有过人之处。
二是捃拾掌故。《四库全书总目概要》指出,洪迈“尤熟于宋代掌故”。其间对朝野轶事遗闻多所搜悉,有许多可补野史之不敷的重要史料及许多规戒时弊的议论。此中提到的“绍兴庚申,虏主亶诛宗室七十二王,韩昉做诏。”“绍熙癸丑,今虏主诛其叔郑王。”“二事甚相类,盖其视宗族至亲与涂之人无异也。是年冬,倪正父奉使,馆于中山,正其诛戮处,相往一月,犹血腥触人,枯骸塞井,为之末夕不安寝云。”把金国朝廷内部的排挤写得很生动详细。书中也记载了乾道辛卯(1171年)、绍熙癸丑(1193年)因大旱,其家乡鄱阳及乐平、德兴一带饥民挖蕨萁根而食的事实,能体察民生疾苦。里面一些议论时政、规戒时弊的篇章无异于奏章,将宋朝冗官现象写得极为详尽,并高声疾唤:“病在膏肓,正使俞跗、扁鹊持上池良药以救之,亦无及矣。”做为统治阶级,能对官场陈旧迂腐洞若看火并勇于婉言披露,委实罕见。那也阐明,南宋中期言路还比力通顺,文网不严。宋孝宗赞扬此书“煞有好议论”应起首是指那类切近现实的议论。
杜甫
三是评藻诗文。《容斋漫笔》诗文评的内容大致分三个方面:一是诗词评,二是文评,三是书评。此外还有些语言文字方面的评论。《容斋漫笔》对唐宋诗的评论最为精审。但其思惟非常守旧正统,在论及杜甫和苏焕交往的诗时,一方面死力贬低苏焕,而杜甫又非常推崇苏焕,洪迈又不克不及责备杜甫,只得不痛不痒地说:“杜赠焕诗,名为记异,语意不与他等,厥有旨哉!”死力将“诗圣”杜甫和被称为“白跖”的苏焕别离开来,而不敢面临现实。《容斋漫笔》中也有一些书评的内容,均言之凿凿,订正精审,令人心服。此中多论及韩、苏文章的文字,也多有卓著的观点。
此外,《容斋漫笔》中涉及古代语言文字的内容甚多。其订正用字实伪,辨析词义,多有可取。
《容斋漫笔》中的不敷也显而易见。
首要的缺点天然是构造的随意性。全书虽分为五笔,除《五笔》未写完之外,每笔十六篇,看似非常严谨,但现实构造相当紊乱,笔和笔之间,每篇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分工和联络。正如其本身所说:“意之所之,随即笔录,因其后先,无复诠次。”
《容斋漫笔》
此外,文中订正也有少量错讹。《四库全书总目概要》指出:“其晚年撰《夷坚志》,于此书不甚关意,草创粗速,不免难免少有牴牾。如谓刘昭注《后汉书》五十八卷,补志当在此中,而不知所注乃司马彪《续汉书志》,章怀太子以后《汉书》无志,移补其阙。又驳宣和《博古图》释云雷磬所引臧文仲以玉磬告籴之文,谓《左传》并没有其说,而不知出自《国语》中,颇为失检。又如史家本末及小学字体,皆无所创造,而缀为一条,徒取速成,不复别择。然其大致,自为精博。南宋说部,末当以此为首焉。”
《容斋漫笔》是洪迈博学多才、经世致用40余年的结晶,材料丰富,风格文雅,议论精辟,考证切当。读那部书,就像是在书林中穿行,在文海中畅游,在汗青中俯瞰,在官场中体察,那本书被《四库全书总目概要》推为南宋条记小说之冠!
《容斋漫笔》被历代名人誉为“垂范后世”的佳做,除了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对当政者更是具有资政、资治的感化。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