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台记忆”里的族谱、家书: 纸短情长 历久弥新
▲郑贤贞(右)生前和郑家薇讲述老照片背后的故事
◀芗城区档案馆征集收到郑氏家族后人捐赠的一批手札和照片
蔡鹤立捐赠台湾亲人整理编印的《漳龙衍派郑门第系族谱材料》
本年9月,芗城区档案馆在征集“迁台记忆”档案文献时,收到台湾澎湖郑氏家族后人捐赠的一批贵重档案。此中涉及族谱、手札和照片等。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余光中的那首《乡愁》,蔡鹤立会背。那既是典范的魅力,也是感情的共喊。“朗读时,我面前经常浮现那些光阴沉淀的家书,我体味着晚辈们的思念之情。点点滴滴都在诉说着团聚的期看。”
“90后”台籍青年蔡鹤立是芗城区政协委员、台盟芗城收部副主委。“我是半个漳州人半个台湾人。固然生在漳州,但我曾外祖父是台湾澎湖人。”蔡鹤立如许毛遂自荐。
在蔡鹤立捐赠的族谱《漳龙衍派郑门第系族谱材料》中,笔录了漳州龙溪(今龙海区)和台湾澎湖郑氏家族繁衍情状。“族谱是台湾的亲人1990年整理编印的,寄过来漳州。”蔡鹤立说。族谱收录了姓氏源流、堂号、世系表、族人生平事迹等材料。“此中明白记载漳州龙溪古县社郑氏家族于唐高宗总章二年(公元669年)由河南南迁进漳,再于嘉庆十六年(1811年)迁往澎湖。”
据族谱记载,一小部门族人,即蔡鹤立的高外祖父(郑贤贞密斯的祖父)及其胞兄两家于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后,为出亡举家迁返本籍地龙溪古县社。回来繁衍的一百年间,人才辈出,涌现了民国最初一任龙溪县县长郑墨西、文人郑炳中(耿庸)等名人。
在芗城区档案馆馆长钟海峰看来,那份族谱弥足贵重,彰显了漳州与台湾根脉相连、亲情血浓于水,“自1987年两岸恢复民间交换以来,澎湖郑氏陆续来漳觅根问祖、投亲访友,和漳州郑氏宗亲互动频繁,两岸宗亲朋谊进一步加强。”
在档案馆查阅那批新征集到的家书,记者似乎穿越时空。十封信函纸张泛黄,或筹议家族要事,或传递家人境遇,或邀约相见相聚,亲情、家国情流淌于字里行间。“早期几封手札仍是从香港由伴侣代转的。”蔡鹤立的外婆郑家薇说。
甲午中日战争后,郑氏族人的一收从澎湖迁回漳州龙溪古县社。郑之蕃、郑之屏兄弟便在漳州出生、生长、娶妻生子。
1947年,郑之蕃含泪与母亲、兄弟道别,携妻幼移居澎湖开展,留下年仅三岁的女儿郑贤贞及儿子郑竹溪。
光阴荏苒,郑之屏一家和郑之蕃一双儿女在漳州生活了数十年。在台湾的郑之蕃隔海远看,频频思念远在海峡那端的亲人。他测验考试着拜托香港的亲朋辗转寄信给漳州的亲人。
上世纪80年代末,两岸开启民间交往,家书能够乘船过海峡了。亲情巨流涌起,一封封家书蹁跹而至。郑之蕃寄给弟弟郑之屏的家书内容既有对童年往事和双亲的追想,也有对弟弟生活起居的问候和关心。“小弟:我们固然分开那么久,聚少别多,但是我那一颗心,仍是时常牵挂捆扎着你们,关心失散在两地的一家人。父母亲过世已经那么久了,回忆起来,双亲慈祥平和教养仍闪现在我心中,我们弟兄小时候形影亦就在面前……想说的话良多,但我又怎好多说,如何才气说得清晰,愿你能体味我的衷心,我俩是一路长大的,手足情是永久勇敢不移的……”
郑之屏的女儿郑家薇说,父亲和伯父分隔两岸近40年,但兄弟友谊履霜冰弥坚,“父亲生前那几封家书就放在他的枕头下,时不时拿出来频频翻看。”
1987年,台湾当局开放赴大陆投亲。1988年,郑之蕃回到阔别41年之久的漳州。其时兄弟俩都已70多岁高龄,相见时捧首痛哭,约定来年再见。可惜第二年郑之屏因病逝世,兄弟俩再无缘续话。
昔时一封漂洋过海的家书附有一张郑之蕃和老婆的照片。那是郑贤贞第一次晓得父母亲的长相。
1985年,郑贤贞和弟弟郑竹溪,与父母亲约定到香港相见。团聚现场拍下一张合照:一家人围坐一路,其乐融融。
那一幕是郑贤贞白叟难忘的时刻。在白叟生命的最初阶段,她决定将父母亲留给她的念想——7封家书、19张两岸家族照片捐献给芗城区档案馆。
郑之蕃给女儿郑贤贞的信中写道:“青女,你原来身体其实不太好,为了多赚点钱补助家用,忍着大热天会不会太辛勤,固然那是一份额外的收进,但要在无妨害到生活安康才成”“青女宿疾未愈,我很安心不下,慢性病更好看中医,善保养……”
“信函纸张泛黄,信件却仍保留无缺。内容不乏父母对在漳子女的安康、孙辈学业的关心,以及关于家产分配、新屋购买等家中大事的定见和定见。”芗城区档案馆馆长钟海峰告诉记者,其时78岁高龄的郑贤贞白叟回忆起那段跨海投亲的往事,诸多细节仍记述清晰。“好在往后的数十年间,两岸关系缓和,同胞往来频繁。郑贤贞曾屡次赴台湾投亲,与久违的父母兄弟,享嫡亲之乐,聚手足之情。”
“一湾海峡,演绎人世几离合悲欢。外婆说,以前经常在等着从台湾寄来的信,一家人的心老是悬着的。而现在,两岸交换密切,协做共赢处处生气。对我而言,浅浅的海峡,不再是走不出的乡愁,而是施展抱负理想的人生舞台。”蔡鹤立说。
☉闽南日报记者 王琳雅 通信员 郑文典 张龙腾 文/图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