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雨连江夜入吴(寒雨连江夜入吴全诗)

访客2024-02-14 18:08:3126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寒雨连江夜入吴,以及寒雨连江夜入吴全诗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寒雨连江夜入吴是什么意思

【诗句】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出处】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其一)》。

【意思】吴地的夜晚,秋雨绵绵,寒气弥漫在满江烟雨之中。翌日天晓,送友登程,遥望晨雾中迷濛孤独的楚山,不禁联想起友人旅途的孤单。送别环境渲染了孤独和寂寞。诗句由“入”转到“送”,遥遥相应,转承自然,一幅水天相连、浩渺迷茫的吴江送别图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寒雨连江夜入吴全诗

1、全文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2、译文

冷雨洒满江天的夜晚,我来到吴地,天明送走好友后,只留下楚山的孤影。

到了洛阳,如果有亲友向您打听我的情况,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未受功名利禄等世情的玷污。

3、出处

《芙蓉楼送辛渐二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组诗作品

扩展资料

1、赏析

即景生情,情蕴景中,本是盛唐诗的共同特点,而深厚有余、优柔舒缓。“尽谢炉锤之迹”(胡应麟《诗薮》)又是王诗的独特风格。此诗那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不仅烘托出诗人送别时的凄寒孤寂之情,更展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

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与冰心置于玉壶的比象之间又形成一种有意无意的照应,令人自然联想到诗人孤介傲岸、冰清玉洁的形象,使精巧的构思和深婉的用意融化在一片清空明澈的意境之中,所以天然浑成,不着痕迹,含蓄蕴藉,余韵无穷。

2、创作背景

这组诗大约作于天宝元年(742年)王昌龄出为江宁(今南京)县丞时。王昌龄开元十五年(727)进士及第;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远谪岭南;次年北归,自岁末起任江宁丞,仍属谪宦。

辛渐是王昌龄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今镇江)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手。这两首诗当为此时所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寒雨连江夜入吴全诗的意思

吴:春秋时的吴国在长江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为吴.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释]

1.芙容楼:润州(今江苏镇江)的城楼.辛渐:作者的一位朋友.

2.寒雨连江:润州在长江边.这句是说,夜里长江上下了寒雨.吴:春秋时的

吴国在长江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为吴.

3.平明:清晨.楚山:春秋时的楚国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为楚

山.

4.洛阳:今河南洛阳,是辛渐所去的地方.

5.冰心:比喻心的纯洁.玉壶:冰在玉壶之中,进一步比喻人的清廉正直.

诗意:

一夜寒雨过后,诗人在芙蓉楼与友人话别,这时只有晨光映照着远处的山峦.

他嘱咐朋友,如果远方的亲友问起我,请把我清廉下直的心意传达给他们.

--------------------------------------------------------------------------------

〔赏析]

这首诗不像一般的送别诗那样,努力抒发对友人的深深眷恋之情,而是着重讲述自己的纯洁感情和高尚志向.当时,诗人的朋友辛渐即将取道扬州,北上洛阳.正在江宁(今江苏南京)任职的诗人,亲自送行到了润州,在西北城楼(即“芙容楼”)为他饯行,并写下这首诗.“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寒冷的夜雨,滔滔的江流,连朦胧的远山也显得孤单,这种景象衬托出诗人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但诗的重点却在后两句.朋友此番西行的目的地是洛阳,那里也有诗人众多的亲人和朋友.诗人深深思念洛阳的亲友,并想象他们也同样深深思念着自己.他嘱托辛渐,当亲友们问起来,就说我的内心依然纯洁无瑕,就像冰那样晶莹,像玉那样透亮.诗中用一个巧妙的互相映衬的比喻,来形容一种纯洁完美的品格,显示出很高的语言技巧,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王维

寒雨连江夜入吴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寒雨连江夜入吴全诗、寒雨连江夜入吴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