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渝先生:道教武林圣地武当山 罗浮山与杭州葛洪仙道遗迹 老子故土毫州太清宫

访客2023-12-03 05:30:5021

道教的武林圣地,武当山

武当山别名太和山,在湖北省均县南。自秦岭逶迤而来,处大巴山北脉,是闻名的光景区,又是道教武林圣地。

武当山道教推始于周代尹喜,据说尹喜曾回隐于武当三天门石壁下。汉有马明生、阴长生师徒同栖武当山修道,尔后代有逸人高士隐修于此。武当山道教昌盛于明朝,那与燕王墨棣夺取帝位,死力倡议实武崇奉有间接关系。恰逢当时,武当山又有闻名道士张三丰,善武术击技,武当山道教乃盛极一时。

实武即玄武,是古代星宿崇敬的四方四神之一。二十八宿中,北方七星形似龟蛇,因为处北方,配黑色水,所以称“玄”龟蛇身披鳞甲尹所认为“武”。北宋时避忌改为“实武”。明初建文帝用齐泰等人谋划,削夺诸藩,燕王墨棣兴师对抗,史称“靖难”。但墨棣是以一藩王往讨伐天子,在名位声势上都倒霉,所以要借助神威。

实武神镇守北天,也就被当成北方燕王墨棣在天堂的声威投影。据说其时塑造的实武神像,就酷肖墨棣。攫取帝位后,明成祖墨棣念实武神相助之功,于永乐十二年(1414年)在北京建实武庙。十六年,武当山的道教宫看建成,赐名“太岳太和宫”,奉实武大帝,武当山也被尊为太岳、元岳。

永乐年间,在武当山大兴土木,以致“十里一庵十里宫,丹墙翠瓦看小巧”。从永乐十一年到十六年,在武当山兴建或重建的,有金殿及紫禁城,又有太和宫、紫霄宫、南岩宫、五龙宫、五虚宫、遇实宫、净乐宫、复实看、元和看,后又兴建迎恩宫,别的建有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庙、十二亭、三十九桥。

明成祖不吝劳民伤财,在武当大建道看,据说有几种原因。一说实武神在武当山得道,墨棣既死力张扬实武大帝的神威,所以在武当山大兴土木。那个说法不大可靠,实武神得道武当可能是后来编造的说法。相传永乐年间,武当山道士见实武大帝闪现于祥云之间,乃绘造成《太和山祥瑞图》供献明成祖,那或许能成为明成祖在武当山大建道看的因由。

一阐明成祖的目标在于建道看以迎候闻名道士张三丰。又说迎候张三丰是虚,搜觅建文帝是实。时人或传建文帝为僧,或传为道,隐遁于武当山,又传说建文帝潜逃出海,明成祖遂命郑和率船队逃踪到海外,又在武当山大兴土木,黑暗觅察其迹,提防建文帝死灰复燃。

关于武当内家拳的开创人张三丰,也有北宋人和明初人两种说法。张三丰创内家拳的来历,也有二说一说他夜梦实武神教授拳法,天亮后,一人杀贼百余,于是以武术击技名世一说张三丰曾看察鹊蛇相斗,鹊从树上翩然下击蟠地长蛇,长蛇静中忽动,闪避有方,于是他大悟以静造动、以柔克刚的事理。

武当拳既是武术击技,又畅通领悟了道教以柔弱胜顽强、处慈守柔等教义。从习练功夫看,贯穿了道教凝思专意、意气互用等修持办法。武当拳法剑术,后来成为道教徒宗教修行、体悟教义的重要内容,又用以健体强身,传播到世俗社会,则成为一大武术门户,影响很大。

罗浮山与杭州葛洪仙道遗迹

葛洪字稚川,丹阳句容人,晋代道教闻论理学者。早年习儒业,博学多才。后师事郑隐、鲍靓,进修仙人道教,精于炼丹摄生之术。所著《抱朴子内篇》一书,为晋代道教理论和方术的集大成著做。

葛洪一生仕途坎坷,但游历极广,曾往来荆、扬、交、广、徐、豫诸州,晚年往广州,隐居罗浮山修道,著作炼丹,卒于山中。他的脚印广泛江南各地,现存遗迹次要有两处一为罗浮山冲虚古看,另一处是杭州葛岭抱朴道院,那两处都是全国道教重点宫看。

罗浮山地跨广东省博罗、河源、增城三县,纵横广袤五百里,有四百三十二峰,九百八十挂瀑,石室幽岩隐于山中,道教称之为全国第七洞天,第三十一根源福地。山中有冲虚、白鹤、黄龙、九天、酥醪五道看。此中座落于南麓的冲虚古看,相传为葛洪夫妇隐修炼丹之处。东晋咸和年间,葛洪来此结庐以居,摘药炼丹,先于其居处建南庵都虚看,其后因从学者日多,乃增建东庵九天看、西庵黄龙看、北庵酥醪看。

葛洪卒后,后人于义熙初年建“葛洪祠”以祀之。唐天宝年间扩建,名“葛仙祠”,并给十家供奉守祠。宋哲宗元祐二年,赐额“冲虚看”。清同治年重修,根本建筑格局保留至今。存于冲虚看的奇迹,多与葛洪有关,最闻名的是“葛洪丹灶”,高3.6米、底座边长为2.25米的四方形,丹灶顶为“未济炉”,三足,状如葫芦,中间有可动弹的机栝。又有葛洪“洗药池”,相传是葛洪洗涤草药的处所,葛洪炼丹取水于“长生井”,井水甜美,常年不竭。

葛岭近杭州西湖,据说葛洪游经此地,爱宝石山灵秀清幽,又产砂石,于是结庐炼丹。后报酬纪念葛洪曾有好事于附近苍生,因称宝石山以西山岭曰“葛岭”。登葛岭路过一亭,道教护法神悬立在亭梁上,独与别处道看差别。亭有一联“仙人事业三生诀,襟带江湖一看中。”从亭中看西湖,波鳞闪烁,碧水与白堤绿柳相映,天然美景,可进画卷。拾阶上至抱朴道院,庙门额题“黄庭内景”,围墙也是黄色,瓦盖如鳞,起伏状若黄色游龙,故称“龙墙”。

抱朴道院始建于唐,是奉祀葛洪的庙祠,旧名“初阳山房”。元代毁于兵火,明清时重修重建。今存葛仙殿,供奉葛洪、吕洞宾、慈航道人。抱朴道院之上有“初阳台”,从初阳台看海日初出,霞光与碧海交辉,天光水色可醒。初阳台下有“炼丹台”,相传是葛洪烧炼金丹的处所。又有双钱泉、炼丹井,泉水甜美,对人体有滋补之效,可益人年寿,炼丹井传说也是葛洪遗迹。

另有明代立“葛仙庵碑”,刑部尚书姚沈应撰文,凤阳知府王国祯书,叙葛洪于此结庐炼丹及庙祠历代建置诸事。

老子故土毫州太清宫

亳州太清宫在亳州实源县(今河南鹿邑县),相传是老子降生之宅。老子是春秋时人,《史记老子韩非传记》记其事,说是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但关于老子的生平,传说纷歧,司马迁已不克不及确指。西汉时,“黄老之学”成为思惟学术界的一大潮水。释教传进中国后,世人又将释教与黄老道家之说合而看之,释教的斋祭也因而影响了人们对黄老的奉敬行为。东汉时楚王英始学释教,斋戒祭奠黄帝、老子,汉桓帝延熹八年,“使中常侍管霸之苦县,祠老子”(《后汉书·桓帝纪》)。老子祠始建于此。

将老子祠扩建为太清宫,事在唐玄宗朝。开元二十九年,诏两京及诸州各置玄元皇帝庙一所,天宝元年又命亳州实源县先天太后及玄元庙各置令一人。实源县的玄元庙当即东汉老子祠。二年,改西京玄元庙为太清宫,东京玄元庙为太微宫,诸州玄元庙为紫极宫,同年九月,诏“谯郡紫微宫宜准西京为太清宫”(《旧唐书·礼节志四》)。按《旧唐书·天文志一》,玄宗天宝元年改毫州为谯郡,谯郡实源县即汉苦县,有老子祠。据此,老子祠命名为太清宫,事在天宝二年九月。

唐皇朝将太清宫尊为祖庙,据《旧唐书 礼 仪 志 四》载天宝三年,“两京及全国诸郡于开元看、开元寺,以金铜铸玄元等身天尊及佛各一躯”。太清宫建成后,“命工人于太白山摘白石,为玄元圣容,又摘白石为玄宗圣容,侍立于玄元之右。皆依王者衮冕之服,缯彩珠玉为之。又于像设东刻白石为李林甫、陈希烈之形。及林甫犯事,又刻石为杨国忠之形,而瘗林甫之石。及希烈、国忠贬,尽毁瘗之”。一些宠相弄臣也曾挤列到玄元皇帝(老子)像侧。天宝八载,玄宗朝太清宫,加圣祖玄元皇帝(老子)尊号曰圣祖大道玄元皇帝,“自今以后,每至帝裕,并于太清宫圣祖前设位序昭穆”。太清宫成了皇室祭奠祖先的“家庙”。以上说的应是西京太清宫。据唐末杜光庭《道教灵验记》所载,亳州太清宫的礼节轨制与上述西京太清宫不异,有唐高祖、太宗、高宗、中宗、睿宗、明皇六圣御容,列侍于老君摆布。

据杜光庭说,亳州太清宫的建置源流及规模,“历殷周至唐,而九井三桧宛然常在。武德中,枯桧再生,天宝年再置宫宇,其奇迹自汉宣、汉桓增修营葺,魏太武、隋文帝别授规模”。唐时规造,有“两宫二看,古桧千余树,屋宇七百余间,有战士五百人镇卫宫所”。宋实宗大中祥符七年,祀老子于太清宫,加封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以后历代修葺,迄今保留有唐宋碑刻及清建大殿五间,四面汉柏围绕,为河南省重点文物庇护单元。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