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千渡长江美术馆,聆听十二种女性表达

访客2023-12-01 19:42:4411

在千渡长江美术馆,聆听十二种女性表达

千渡长江美术馆位于山西省太原市东北角的长江村,砖红外墙延续着此地曾经的村子记忆。走进曲向建筑事务所开创人董功设想的美术馆内部,逐步爬升的螺旋楼梯、阳光泄进曲径 5.7 米、高 16.4 米的 “光塔”、富有肌理的水泥色墙面,一眼看往,几乎不见美术馆无暇的白墙。 在如许一个风气略显粗野的空间内,展览 “将来出走” 带来了尹秀珍、周力、翟永明、刘佳玉、李维伊、马秋莎、孙一钿、王韫琛、王维思、杨圆圆、杨熹与周褐褐共 12 位女性艺术家多元的创做。

千渡长江美术馆 ©曲向建筑

千渡长江美术馆内二楼和四楼空间打通,做品若隐若现,那让 “将来出走” 展览策展人祝羽捷感应一种 “意犹未尽” 与 “悬疑感”。“各人或许会觉得女性艺术家—— 或者女性艺术是柔嫩的,但在那里可能构成的比照和抵触特殊可以激发我,看到那个空间,就让人想要征服它,让看寡看到她们的做品那么有力量。” 祝羽捷说。

千渡长江美术馆内的“光塔” ©曲向建筑

“出走” 取自戏剧《玩偶之家》的结尾,易卜生笔下的娜拉认清了本身在家庭中 “玩偶” 般隶属于丈夫的地位,最末断然出走,关门声轰动了整个欧洲。“娜拉既然醒了,是很不随便回到梦境的,因而只得走。” 鲁迅在以《娜拉走后如何》为题的演说中谈到。 在祝羽捷看来,艺术表达就是一次 “出走”,此中还承载着女性之间的火把传递与艺术赋能。

“将来出走”展览现场

“将来出走”展览策展人祝羽捷

“将来出走”展览现场

艺术家尹秀珍

艺术家尹秀珍擅长发现无声之物的魅力。无论是用各地搜集的布料在游览箱中成立微型城市的 “可照顾城市” 系列,仍是用黄油与水泥浇灌的 “高速公路”,艺术家不断地发掘旧衣物、鞋、沙发、面包车、瓷器等日常生活中触及的媒材及其它们的组合,做为象征物的可能性,表示小我记忆和时代的印记,集体意志与个别感触感染之间的抵触。

尹秀珍《黑洞》,2013年

多层木板、二手衣物、LED

关于《黑洞》那件做品,尹秀珍在 2012 年曾说:“集拆箱是物流的容器,当它退役时,它已经 ‘行了万里路,阅了万件物’,它已经成为 ‘欲看’ 的衣服和载体,它的履历也就是欲看和需求的履历。钻石也是欲看的容器,那个稀少的天然物承载着太多非天然的工具。当两个欲看的容器合二为一,成为一个内空而光色陆离的躯壳,就构成了一个黑洞,深思我们与天然和社会的关系。”

艺术家翟永明

在诗人被视为文化前锋的八十年代,翟永明颁发了《女人》组诗二十首,引起极大颤动。她将神异的体悟和奇诡的想象转译成文字,闪现出女人特殊的命运意识和现实体味。千禧年到来之际翟永明兴办的 “白夜” 酒吧,至今仍是做家、艺术家、媒体人、文艺青年的大本营,经常举办各类跨范畴的文化活动。

翟永明将女性自觉延续到摄影做品中。关于摄影,翟永明的兴致由来已久,数码相机的普及让手艺不再成为令人恐惧的门槛。“出走将来” 展览中闪现的一件四屏摄影《弗里达系列》是翟永明向她特殊热爱的墨西哥女艺术家弗里达·卡洛的致敬之做。在一座烧毁的天井中,她抉择用角色饰演的体例,为伴侣拍摄了那组照片,调用了弗里达的色彩,弗里达最闻名的眉毛和她更爱穿的墨西哥民族服拆来论述新的故事。

翟永明《弗里达系列》之四屏,2019 年

摄影、艺术微喷

策展人祝羽捷在与翟永明通信中写道:“弗里达体味了生命的五味杂陈,一生都在把痛苦化做艺术做品,在本身石膏胸衣上做画,生命如舌龙兰酒一般既酸涩又强烈热闹,她不是 ‘大名鼎鼎的里维拉的老婆’,而是用她的话来说 ‘墨西哥最放纵的女人’,也是最有醒觉意识的墨西哥女人,能够像汉子一样自信满满地走向舞台的中心。现在再也没有人骂她是‘荡妇’,取而代之的是 ‘女英雄’,称呼的替代现实上是看念的更迭。”翟永明则在回复中指出搭建女性本身叙事框架的紧迫性,“我们需要与更多的女性策展人、女馆长、女艺术家、女做家一路,完成那一劳做。”

艺术家马秋莎

无论是对童年生长体味的量疑、密切关系的猜疑、经济开展城市变迁的适应,马秋莎用充满细节的灵敏来闪现一位年轻女性生活体验的各个截面,以本身履历为切进口勾连了汗青与当下,个别与集体。艺术家与看寡诚恳地交换小我的体验,而那体验里往往带着能让人共情的脉脉温情与残暴焦虑。

马秋莎《我所有的锐气源于你的坚硬》,2011年

单频录像

在《从平渊里四号到天桥勾栏4号》影片中,艺术家口中含着一把刀片,讲述本身从小到大进修艺术的履历。通过极具象征意义的行为,把父母对子女的殷切期盼和轻飘飘的爱,以及对子女形成的繁重承担展示在看寡面前。口中带血的刀片在另一件做品《我所有的锐气源于你的坚硬》中酿成了脚下的冰刀,看寡将跟从着艺术家不断沿着城市的水泥路摩擦前行。

艺术家杨圆圆

艺术家、导演杨圆圆也将镜头瞄准了与本身最亲近的人。在《给将来的回忆》中,杨圆圆用镜头为女儿留下了她不会有记忆的,出生前 40 周的生活。

杨圆圆《上海来的密斯》(静帧),2019年

单通道彩色有声高清录像

杨圆圆近年来的多部短片描画了实在、动听却又鲜为人知的海外华人女性世界。展览中的而另一件做品《上海来的密斯》笔录了生活在旧金山中国城中 78 岁的吴锡锡和她 101 岁的失忆母亲。母亲经常误认为本身在家乡上海,吴锡锡则始末将本身视为 “来自上海的密斯”,并分享了本身与上海前夫的恋爱故事。

艺术家李维伊

同为艺术家、设想师、策展人、出书人、杂货东家的创做者李维伊时常穿越在五个以上的收集空间以及现实中。在展览现场,她带来三件前言各不不异的创做。艺术家将勺子转化成大型安装做品《日常物件》。用锁链毗连一双木勺是在挪威传统婚礼的项目之一,象征夫妻 “同食”。然而,锁链的冰凉与潜在的暴力象征与现代人对婚姻的浪漫想象构成反差。艺术家的数码喷绘做品《窗外是弗洛伦萨,桌上是死——我》艺术化了人颅骨的内部构造与祈求的手势,以深思现代人的思维和崇奉;绘画《以至都不是我本身的手》则借助 emoji 中的典范山公脸色,提醒人们重视日常生活中的话语系统。

左图:李维伊《日常物件》,2017年

金属链、勺子

右图:李维伊《以至都不是我本身的手》,2019年

木板色粉

“我想展现的是女性艺术创做的多元性,因为女性的创做为中国现代艺术带来了丰富的表达。差别的代际、前言、表达体例和根究都是良多元的。”策展人祝羽捷在摘访中表达。

在展览的另一个空间里,艺术家周力笔下盘旋、转折、穿越、交织的线条带着身体感与精神表示。中国传统艺术是她中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她曾描述山西永乐宫壁画 “把线条的魅力发扬到了极致”,敦煌壁画中的绿色令人馋涎欲滴。

艺术家周力

遭到传统青绿山川启发的新做《春》系列,创做于新冠疫情期间。那时的周力每日早晨打理自家花园,体味到大天然中的绿色赐与人的宁神感化。

周力《请坐》,2022年

综合素材

艺术家在自述中写道:“在清晨的两小时,花园的光和颜色千变万化。画面中的硬边线、软边线就是如斯,春风吹拂草地,行走的姿势就像画中的软边线;光线透过树枝它泄下来,就是一个有力度的曲线。而画面里粉色、绿色的细节,其实就是花园开花的时候的一些部分。” 周力试图以此找回阿谁 “消逝” 的春天。然而,艺术家强调那些色彩并不是对某种天然气象的笼统处置,而是在测验考试再现对天然之心的感知。

艺术家孙一钿

同样色彩鲜明的孙一钿的绘画却极为具象。那位浙江温州长大的年轻艺术家对准了生长过程中商品化时代的物量符号,塑料玩具、高跟鞋与钻石,用赛博时代塑料量感的色彩将其放大,熟悉的事物变得目生,以至会让人悄悄感应不安,令人们不能不往根究充满诱惑的画面背后,能否在以物为暗语,暗喻劳动与消费,显示超消费主义和男权社会的内在机造。

上图:孙一钿《世界矮了7厘米》,2021年

布面丙烯

下图:孙一钿《When you looking intomy eye》,2016年

布面丙烯

艺术家王维思

在两组绘画的中间,艺术家王维思用各类废旧织物造形成的帐篷空间立在展厅的角落。“赛博朋克式的布衣生活” 是王思维自学生时代起就专注的创做主题。艺术家在此用 “卤莽又心爱” 的体例,表示“一边是不竭加速的信息聚合、不断优化晋级的物资活动以及蒸蒸日上的虚拟社会建立,一边是机遇、失看、别致、残暴并存的底层生活。”

王维思《Lo-Fi》,2019年

纺织品、废旧衣物、废旧面料、丙烯、不锈钢架

通过工做室拜见、聊天等田野工做,策展人祝羽捷看察到近年女性艺术家创做的 “将来” 转向。她承受摘访时说:“无论是赛博女性主义,仍是将来人类的共存,她们良多对将来都是有一些想象的。 用 ‘将来’ 往唤应 ‘出走’,也是期看供给一些愿景。"

艺术家周褐褐

阳光透过建筑顶部井字梁格构造渗停顿厅,照在周褐褐高五米的大型安装《矩阵》上。童年时,在德国古堡中弹钢琴的记忆和对日本视觉系音乐的喜欢,让周褐褐发现了冷峻的黑色所蕴含的浩荡能量。《矩阵》令人想到火山喷发、熔岩流淌,雷电突如其来等天然界扑灭与重生的轮回形态。“光不断在挪动,就觉得做品在阿谁空间里不断在生长。”策展人祝羽捷说。围绕着《矩阵》的是艺术家疫情期间创做的《COVID-19肺》,引发人们存眷天然界中的自愈才能与非对称性等现象的密码。

上图:周褐褐《矩阵》《能量塔》,2020年

铝、3D打印

下图:周褐褐《COVID-19肺》(部分),2020年

从 2011 年初次个展至今,周褐褐仍常被问到,中国最重要的现代艺术家之一,她的父亲周春芽能否给出了关于创做的关键定见。有五年的时间,周褐褐为培育孩子停行了创做。那与祝羽捷的看察相类似,做为女性艺术从业者,总需要面临一些猜疑,付出一些额外勤奋才让四周人相信 “女人也能做成事”。

艺术家刘佳玉

艺术家刘佳玉的做品不断在摸索人与天然的多重关系,摸索人们看察天然的各类角度。新媒体做品《窗边》被安设在了千渡长江美术馆的 “光塔” 中,该做品利用人工智能将拍摄的数千张天空图片通过模子停止深度进修,以实时的风速与风向衬着生成。人们仰看,看见的是实在的虚幻,又是虚幻的实在。

刘佳玉《窗边2.0》,2021年

多媒体影像,展现屏

艺术家杨熹

与周褐褐暗黑能量体构成反差的,是相邻展厅中艺术家杨熹创做的接近实人大小,表示将来生命形态的软雕塑《生命体》。有别于传统的雕塑创做手法,杨熹习惯于从小我的感性体味动身,以曲觉来捕获和回纳笼统的形态,再抉择平面素材,将其裁切缝合后成立转换成立体体积。过程中不竭添加与往除、理论与调整,曲至做品成立。另一件表示纠缠的生命体的做品《困兽》,其色彩、材量与外型都充满张力。

上图:杨熹《生命体》,2019年

人造织物、填充物

下图:杨熹《困兽》,2021年

人造织物、填充物、不锈钢框

艺术家王韫琛

借用科技手段,艺术家王韫琛创造了大型安装《无意识品级2077》,对过往生命、汗青文本斗胆的停止虚幻重构,似乎一个将来博物馆的落成。然而无法漠视的现实是,现今艺术史正典皆由男性书写且鲜少笔录女性艺术家。

上图:王韫琛《无意识品级2077》,2021-2022年

综合素材安装

下图:王韫琛《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往?》,2022年

UV打印

王韫琛用强烈的视觉语言对 19 世纪法国后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的名做《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往?》《Ia Orana Maria (Hail Mary)》做出了现代的阐释。高更曾自我流放到南承平洋中部的大溪地生活,留下了一批以本地妇女儿童与光景为原型的创做。王韫琛运用虚拟的人物、场景组合搭建,构成将来感的光景人物图像。“我的二次创做上,关于高更在画面中 ‘熟悉本身’ 的理念是不异的,并关于后疫情时代下虚实互相渗入的社会,元宇宙概念后的娱乐扁平化、自我形象 (image)的虚拟渡让等问题根究。” 艺术家如是说。

王韫琛《大溪地2021》,2021年

喷绘

在策展人祝羽捷看来,一代代女性不竭地对峙表达,才赋权本身如今拥有的话语空间。对将来,她持较为乐看的立场:“将来女性的力量是强大的,因为体力上的不敷能够被机械替代,女性的伶俐、感性、同理心都比力强,我相信将来女性的创造力值得等待。”

撰文:余不

编排:Alareiks

图片来自千渡长江美术馆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