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鱼尸谏

访客2023-12-01 18:50:368

“困誓”那篇中有子贡向孔子请教“赐倦于学,困于道矣,愿息而事君”,所以以“困誓”做为篇名。

【“ 卫蘧伯玉贤,而灵公不消;弥子瑕不肖,而反任之。史鱼骤谏,公不从。史鱼病将卒,命其子曰:‘吾在公朝,不克不及进蘧伯玉退弥子瑕,是吾为臣不克不及正君也。生而不克不及正君,死不成以成礼矣。吾死,汝置尸牖下,于我毕矣。’其子从之。灵公吊焉,怪而问之,其子以其父言告公。公惊诧失容,曰:‘是寡人之过也。’于是命之殡于客位,进蘧伯玉而用之,退弥子瑕而远之。孔子闻之曰:‘古之烈谏者,死则已矣。未有若史鱼死而死谏,忠感其君者也。可不谓曲乎。’”】

出自《群书治要》卷十《孔子家语》。

“ 卫蘧伯玉贤,而灵公不消;弥子瑕不肖,而反任之。史鱼骤谏,公不从。”蘧伯玉,春秋期间魏国的贤医生,因为贤德闻名诸侯,他的“ 耻独为君子”被千古传诵,被历代尊奉为“君子范例”。在《了凡四训》中也记载,蘧伯玉在二十岁的时候就晓得天天反省改正。如许每一年认实反省,到了五十岁的时候,还晓得四十九岁所犯的过失。也就是说,他改正反省三十多年,他晓得本身身上还有过失没有改进。

弥子瑕,是卫国很擅长谄媚的医生。史鱼,也称史鳅,字子鱼,名佗,在卫灵公时任祝史,负责祭奠,所以也称为祝佗。“骤谏”,屡次进谏。卫国的蘧伯玉很贤达,但灵公却不任用他。弥子瑕不贤德反而被任用,史鱼为此屡次进谏,但灵公不听。

“ 史鱼病将卒,命其子曰:‘吾在公朝,不克不及进蘧伯玉退弥子瑕,是吾为臣不克不及正君也。生而不克不及正君,死不成以成礼矣。吾死,汝置尸牖下,于我毕矣。’”

卒,指医生过世。根据《礼记·曲礼下》:“ 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医生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前人十分讲究礼,关于天子、诸侯、医生、士和庶人的死都有差别的称唤。史鱼病重,临末前吩咐他的儿子说:“我在朝廷没有使蘧伯玉进朝为官,也没能让弥子瑕被撤职,那是我做为大臣却不克不及匡正国君。活着不克不及匡正国君,身后就不克不及用一般的礼节来埋葬。我身后,你把我的尸体放在窗户下,对我来说就足够了。”

“ 其子从之。灵公吊焉,怪而问之,其子以其父言告公。公惊诧失容,曰:‘是寡人之过也。’”他的儿子根据他的吩咐办了。卫灵公前来吊唁史鱼的时候,对此感应很希罕,而且问他原因。史鱼的儿子就把父亲的话告诉了灵公。灵公大惊失色,说:“那是我的过错啊。”

“ 于是命之殡于客位,进蘧伯玉而用之,退弥子瑕而远之。” “殡于客位”,根据《礼记·坊记》中记载,孔子说:“ 丧礼每加以远。浴于中溜,饭于牖下,小敛于户内,大敛于阼,殡于客位,祖于庭,葬于墓。所以示远也。殷人吊于圹,周人吊于家,示民不偝也。”在举行葬礼时,每一个仪式的完成都意味着死者离家愈加远远。人死以后,起首是在室中浴尸,接着是在南窗之下饭含,然后在门内举行小敛,在阼阶举行大敛,在西阶停殡,迁柩于家庙之中停止祖祭,最初葬于泉台,藉以表达死者分开生者越来越远。殷人在墓地上吊慰死者家属,周人是在死者家属从墓地返回家中以后才停止吊慰,那是教导人们不要忘记死者。那些古礼都要求得很严厉,也很详细,都有教导的意义。

“殡于客位”就是停殡在西阶。于是命令将史鱼的灵榇停放在西阶,就是按一般的礼节来停放。而且立即进用蘧伯玉,撤职了弥子瑕并疏远他。

孔子闻之曰:‘古之烈谏者,死则已矣。未有若史鱼死而死谏,忠感其君者也。可不谓曲乎。’”孔子听到那件事之后说:“古代特殊勇于进谏的人到死也就罢了,没有像史鱼如许身后还要借尸体来进谏,以忠实冲动他的国君。如许的人莫非还不克不及称为耿直吗?”

古代治国,不像今天如许资讯兴旺,要包管下情上达,使上面的君主足够领会民情,如许轨制政策才不会呈现偏颇。所以,前人特殊强调犯颜切谏是忠臣的职责,并对如许的人特殊重视。像史鱼如许的忠臣,即便都快死了,还想方设法地用尸体往劝谏。因为他完全没有私心,为了君主不犯过失,也是为了尽到本身臣子的职责。最初史鱼末于冲动国君,使国君摘纳本身的定见。

在《群书治要·后汉书》中记载:“ 昔者晋平公问于叔向曰:‘国度之患,孰为大?’”畴前,晋平公问叔向说:“国度的祸害更大的是什么?”对曰:“ 大臣重禄不极谏,小臣畏功不敢言,下情不上通,此患之大者。”叔向说:“ 大臣重视禄位而不肯力谏,小臣怕获功而不敢说话,下情不克不及上达,那是国度更大的祸害。”为了包管下情上达,开通的君主也特殊鼓舞臣子劝谏。

古代君臣之间的关系在《群书治要·蒋子万机论》中被比方为思维和手足的关系:“ 良人王之治,必需贤佐,然后为泰,故君称元首,臣为股肱。譬之一体相须而行也。”君王治理国度,必需有贤德的人辅佐才气安乐。因而,君主被喻为思维,臣子被称为四肢,就像一个身体一样,谁也离不开谁。他们相互彼此需要、彼此协调,才气够把国度治理好。

《群书治要·汉书五》:“ 故古之君人者于其臣也,可谓尽礼矣;故臣下莫敢不尽量尽死,以报其上。”所以,古代君主关于臣下,能够说是极尽礼义;臣下不敢不尽心尽量、鞠躬尽瘁报效君主。那也就是孔子所说的“ 君青鸟使以礼,臣事君以忠”。

欢送转发点赞

▼存眷查看更多文章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