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自称有个缺点,让他自责一生,此缺点在规劝弟弟的信中暴露

访客2023-11-29 20:32:3210

1856年.曾国藩的九弟曾国荃进江西攻打承平天堂,而洪秀全、杨秀清内讧却愈演愈烈。在那关键时刻,曾国荃悲观懒散,“意趣不在此,兴会索然”,有三心二意之意。

看到他如斯消极抑郁,46岁的曾国藩给九弟写了一封信启发他,特殊谈到了本身“生平坐犯无恒的弊端,其实受害不小”。

曾国藩在信中说:我自28岁授翰林院庶吉士,原来诡计在诗字上下时间,但却喜好涉猎其他书,那就对本身的志向形成了纷扰;当我读性理群书时,又间杂着读了一些诗文集,因而走了岔路。后来到六部当官,又没把全数精神倾泻在办公务上。就是被派往长沙与湖南巡抚商办团练、在外带兵时,都没有竭尽全力专治军事。就如许,年纪渐渐大了,觉得本身竟百无一成。

曾国藩期看九弟从他的履历中吸收教训,并劝九弟现在在外带兵,就应埋头苦干,尽量学带兵之法,凡与带兵无关的事应一概不管。曾国藩在信尾教诫说,凡做一事,便须全部精神专注此事,不成三心二意。人而无恒,末身一无所成。

曾国藩其实不只是在给九弟的那封信中规戒过本身无恒的缺点,其实他末生都在攻伐不懈。他48岁时曾写信给儿子说:“余生平坐无恒之弊,万事无成……尔欲稍有成就,须从有恒二字下手。”

其实,任何人的胜利都需要“有恒”。我们常错误地认为一些人非常幸运地碰着良机,所以成为了出色的人物。而事实上,命运之神对谁都是公允的。出色的人物历来都不是一起头就出色的,他的出色源自每一个日子里的专注致志和持之有恒。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最新留言